當前位置:首頁 > 校院概況 > 歷史沿革

校院概況

歷史沿革
歷史沿革
來源:辦公室    發表日期:2017年09月30日

中共汕頭市委黨校,其前身是原汕頭地委黨校(創建于1952年)和原汕頭市委黨校(創建于1959年)。文革期間,地、市黨校曾一度被迫停辦。1972年,地、市黨校復校。1983年,地、市合并,將原汕頭地委黨校和原汕頭市委黨校合并為現在的中共汕頭市委黨校。

 (一)原汕頭地委黨校之沿革(1952-1983年)

1952年冬,原屬潮汕地委的潮汕干校改為粵東區黨委黨校,校址設于潮州市南春路。1953年下半年,搬至汕頭礐石,以美國領事館10棟番仔樓為校舍。1956年2月,根據中央、廣東省委決定,撤銷粵東區黨委,成立中共汕頭地委。汕頭地委將原粵東區黨委黨校改為汕頭地委黨校。1966年冬,汕頭地區全面開展“文化大革命”,汕頭地委黨校被迫停辦。1969年汕頭地委黨校遷往潮州市南春路。1972年4月,根據汕頭地區委員會《關于成立<中國共產黨汕頭地區委員會黨校>的通知》精神,成立中國共產黨汕頭地區委員會黨校。1976年8月,根據汕頭地區編制領導小組精神,汕頭地委黨校與汕頭地區五七干校合并,實行一套人馬兩塊牌子,校址定于潮州東山湖。1978年6月,地委黨校、地區五七干校分開,分別設立黨校和干校黨委。

(二)原汕頭市委黨校之沿革(1959-1983年)

1959年1月,中共汕頭市委決定成立汕頭市委黨校,同時將原汕頭市郊委黨校(包括擴大郊區后合并過來的澄??h委黨校)并入市委黨校。校址開始設于陳厝合兵營,1959年底搬到葫蘆市溝南村大祠堂,1961年3月遷往南墩原棉紡廠新建廠址。1965年12月,汕頭地區全面開展“文化大革命”,市委黨校被迫停辦。1972年3月,根據中共汕頭市委關于成立“中共汕頭市委黨?!钡臎Q定,成立中共汕頭市委黨校,黨校又恢復了正常工作。1976年8月,汕頭市委決定,市委黨校和市五七干校合并,實行一套人馬,兩塊牌子。黨校遷往礐石五七干校。1978年3月,按中央關于辦好各級黨校決定的指示精神和市委的決定,將一套機構兩塊牌子的市委黨校、市五七干校分為兩套機構。8月,黨校從礐石搬到鮀浦,即現汕頭大學附中。

(三)地、市合并后的汕頭市委黨校之沿革(1983-2010年)

1983年7月,根據省委、省政府決定,撤銷汕頭地區建制,實行地、市合并。緊接著,原汕頭地委黨校和原汕頭市委黨校合并為現在的中共汕頭市委黨校。校址定在東山湖。1985年3月,省委黨校開辦函授學歷教育,汕頭市委黨校設立函授站,主要負責面授教學安排和管理工作。開始在市區借地辦學,后著手在市區長平路籌建函授教學樓,于1987年10月竣工交付使用。1992年12月,市委市政府決定市委黨校兼辦市行政學院。2001年8月,市委市政府決定市委黨校兼辦市社會主義學院。2006年,按照省委、市委的要求,又將四個區(縣)黨校改為所轄分校。2010年1月汕頭市機構編制委員會《關于汕頭市社會主義學院加掛“汕頭市中華文化學院”牌子的批復》(汕機編〔2010〕1號)批準汕頭市社會主義學院加掛“汕頭市中華文化學院”牌子。

一本一本久久aa综合精品